面朝大海、向海圖強,加快建設向海經濟發展示范城市
——專訪市政府經濟研究中心(向海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韋鳳彩
編者按:
擊鼓催征穩馭舟,奮楫揚帆啟新程。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市政府工作報告,確定了今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工作重點,鼓舞人心,催人奮進。本報記者采訪了市政府經濟研究中心(向海經濟研究院)多名研究員,請他們對今年我市重點工作進行解讀。即日起,本報陸續刊發“政府工作報告解讀”系列報道,敬請垂注。
面朝大海,向海圖強。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加快建設向海經濟發展示范城市,打造令人向往的品質北海、魅力北?!钡哪繕?。市政府經濟研究中心(向海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韋鳳彩認為,建設向海經濟發展示范城市,是北海強化“答卷意識”、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必然要求,是北海搶抓發展機遇、積極融入廣西“一盤棋”發展大局的重要使命,也是北海發揮自身優勢、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境界的戰略選擇。
“打造好向海經濟,是2017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海視察時首次提出的新命題,賦予了北海新的機遇、新的使命?!表f鳳彩說,習近平總書記對北海發展向海經濟寄予很高的期望。2021年4月25日至27日,總書記再次視察廣西,要求廣西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大力發展向海經濟。牢記總書記的囑托,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作出了“東西協作、南北互濟,向海而興、向海圖強”“建設北海向海經濟發展示范城市”等一系列重要部署,為北海進一步發展向海經濟創造了新的發展機遇,明確了發展路徑。
韋鳳彩分析指出,建設向海經濟發展示范城市,北海有優勢、有實力、有底氣。北海因海而生、向海而興,交通基礎設施完善,區位優勢突出,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始發港,開放文化源遠流長,海洋稟賦和生態環境得天獨厚,擁有發展向海經濟的良好條件。近年來,北海市始終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及北海重要講話精神為主題主線,堅持以向海經濟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凝心聚力、擔當實干,取得顯著成就?!笆濉睍r期,北海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7%、增速處于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前列,主要海洋生產總值從415億元增長到650億元,占廣西海洋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以上。北海經濟社會發展磅礴向前,積累了發展向海經濟的堅實基礎。
“建設向海經濟發展示范城市任重而道遠,需要付出長期艱苦努力?!表f鳳彩介紹,今年,我市將堅持政策為大、項目為王、環境為本、創新為要,大力發展向海經濟,推進“三大振興”(工業振興、鄉村振興、科教振興),深挖“三大潛力”(開放合作潛力、資源潛力、新型城鎮化潛力),守住“三條底線”(生態環境底線、民生保障底線、安全發展底線),發展壯大六大工業產業集群,加快打造向海產業發展示范園區,不斷完善向海產業體系,做強做優向海產業,努力構建高效便捷的向海物流體系,大力推動海洋科技創新,不斷提升向海開放合作水平,朝著既定的目標奮力前行,以優異成績向黨的二十大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