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魚翔淺底”重現馮家江
北海濱海國家濕地公園水環境治理項目征地搬遷紀實
最美人間四月天。北海市濱海國家濕地公園(馮家江流域)水環境治理項目的濱?;盍^內草色青青,花紅樹綠,江水悠悠,鳥兒翩翩,徜徉其中,心曠神怡。
此番景象,讓銀海區曲灣村被征地村民林寬再次覺得,自己早早簽訂征地協議是對的。
林寬今年63歲,出生至今一直住在馮家江畔。在他記憶里,年少時的馮家江十分清澈,“魚翔淺底”。而隨著城市的發展,馮家江水質逐年下降,水越來越渾濁,兩岸環境也大不如從前。
濱海國家濕地公園(馮家江流域)水環境治理項目是北海市高舉“生態立市”大旗、打響生態環境治理攻堅戰的標志性項目,對改善馮家江流域、鯉魚地水庫水環境,提升河道內水體水質以及保護紅樹林生長,保護北海海洋生物多樣性生態區域具有重要意義。項目于2018年11月開工,截至目前,已完成銀灘大道以南、馮家江西岸(430畝)全部工程,以及銀灘大道以南、馮家江東岸(470畝)的60%景觀綠化、70%生態修復、80%截污管線等工程;銀灘大道以北、南珠大道以西(800畝)土方施工已全面鋪開。
項目建設順利推進的背后,凝聚著北海市2019年重點項目重點片區第一征地搬遷工作組全體人員的辛勤汗水。記者了解到,該項目征地搬遷銀海區范圍涉及征收銀灘鎮4個村委會21個村組(隊)集體土地約2800畝,國有土地清場約400畝。今年1月14日起,由市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李倫兵擔任組長的第一征地搬遷工作組正式啟動征遷工作,截至4月中旬,已完成項目濱?;盍^、紅樹林體驗區、基塘樂活區(一)和再生水廠土地勘測定界面積1675.55畝,清點地上附著物1568.71畝,簽訂土地征收協議1527.7351畝,完成墳墓遷移281座,完成地上附著物補償清場交地994.34畝。
“我參加了很多項目建設,這次的征地進展特別快,非常給力?!表椖繕I主北海北排水環境發展有限公司征地搬遷協調員文李感慨地說。
征地搬遷時間緊、政策性強,新問題與遺留問題疊加,不同對象的利益期望值和訴求不一,故有“天下第一難”之稱。而第一征地搬遷工作組在短短3個月時間便完成1500多畝的征地任務,訣竅是什么?“齊心協力、主動作為、擔當實干?!便y海區委副書記、第一征地搬遷工作組副組長蔣昆揭開“謎底”。
蔣昆介紹,今年1月,市委、市政府作出組成18個征地搬遷工作組開展全市重點項目、重點片區征地搬遷工作的決定。任務確定后,第一征地搬遷工作組迅速行動,組織開展項目征地調查摸底,了解項目相關情況,制訂工作方案,部署前期工作,層層落實責任,倒排工作時間,并立下春節前完成金海岸大道以北、馮家江大橋以南283畝土地征收協議簽訂的“軍令狀”。
征遷步履為何如此急促?因為馮家江生態環境治理等不起、拖不得。第一征地搬遷工作組全體成員深知該項目對北海生態環境的重大意義,大家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以“5+2”“白加黑”的節奏,全身心撲在征遷工作上,硬是用兩個星期時間,在春節前完成了283畝土地征收協議簽訂。
擔當實干不是蠻干。工作組在苦干的基礎上巧干,根據項目建設需要,按照分段實施、分片推進的工作思路,采取邊組織勘測定界、邊簽訂征地協議、邊開展地上附著物清點和評估補償、邊組織清場交地的“四邊”工作法,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主動協調國土、財政、規劃、住建等部門和建設單位,及時協調解決征地過程中遇到的資金、技術等問題。
被征地群眾的理解、支持,是做好征地搬遷工作的前提。工作組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村“兩委”干部、村組長、村級黨員、村民代表的帶頭示范作用,多方聯動,齊心協力做深、做細、做實群眾工作。很多村民白天要外出干活,工作組和鎮村干部便利用晚上、周末以及節假日時間進村開動員會,深入淺出地給村民們宣講項目建設意義、征地搬遷補償相關政策,了解群眾的呼聲,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
“你懂講我們這里的‘土話’嗎?”被征地村民林寬在接受采訪時突然問記者。記者不好意思地搖搖頭,他笑了起來:“那你征不了地!工作組的人和我們交流都講‘土話’,他們把政策講得很透徹,我們都聽得明白!”
道理都明白,然而征地畢竟事關切身利益,很多村民遲遲沒有拿起簽約的筆。就拿蝦塘來說,土塘與水泥塘建設投入不一樣,所得的補償差距較大。很多家庭全靠一口蝦塘維持生計,都想往水泥塘標準里套,多拿些補償款。面對各種訴求,工作人員依法依規、實事求是,做到公開、公平、公正,“一把尺子量到底”,最終贏得村民的理解和支持。截至3月底,共有132戶蝦塘主簽訂了補償協議。
“今年6月底,我們必須完成整個項目的征地搬遷和交地工作?!笔Y昆的話語里透著自信,“我們正在快馬加鞭全力推進,從目前的進展情況來看,2800畝的任務一定能夠如期拿下!”
“相信經過治理,馮家江很快能恢復以前‘魚翔淺底’的面貌?!绷謱掋裤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