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銀灘以“灘長平、沙細白、水溫凈、浪柔軟、無鯊魚”的特征而馳名中外,是北海市的一張靚麗名片,這完全得益于其優良的自然生態環境和市政府多年的苦心保護與維護。但從2003年開始實行免費開放,至今9年的實際發展狀況表明,由于缺乏必要的自我滾動發展條件,銀灘的保護與維護壓力增大,基本喪失了自我發展的造血功能。這對銀灘的可持續發展是一個大障礙。因此,應該用科學的發展觀來處理這個問題,用低碳發展的方式來保護這片稀缺的資源,在銀灘這個區域通過大力倡導發展低碳旅游來推動景區的改造升級。
一、發展低碳旅游是北海銀灘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根據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組編寫的《2009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以及國家對北部灣經濟區批復的指導文件,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低碳城市群的構建指明了方向:南寧為生態優先型低碳城市,北海為低碳旅游發展型的低碳城市。因此,自治區對北海銀灘的保護重視程度已提升到省級的位置上考慮?!稄V西壯族自治區北海銀灘保護條例》正在加快研究,北海銀灘的旅游發展將面臨一次大的調整定位,這對于銀灘加快發展低碳旅游,推動景區改造升級更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陽光沙灘、碧海藍天是北海銀灘吸引游客們的主要原因。而銀灘主要由海域沙灘組成,生態環境非常脆弱,如果在開發經營過程中,不注意合理的開發,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將是不可逆的。因此,銀灘旅游必須走綠色低碳的道路。
二、銀灘發展低碳旅游,需要對銀灘中區實行全面的封閉式管理
隨著北海近兩年來城市道路的不斷完善,特別是銀灘3號路的全面貫通,銀灘外圍的道路系統已基本完善,在現有條件下,再讓大量的車輛直接通過銀灘四號路進入銀灘核心區已經很不適合。
為此,建議以銀灘3號路作為銀灘封閉的范圍。封閉后,利用國際碼頭對面道路一側的空地(約有1萬平方米)或是廣東路和3號路一側的空地,通過政府回購或與當地百姓合作等形式建造大型生態停車場,在地面鋪設草坪,并在停車場種植或移植樹木,利用樹木作為車位與車位之間的隔離手段,最終達到“樹下停車、車下有草、車上有樹”的環保效果。旅行團大巴車、私家車一律不得進入核心景區停放,進入銀灘景區的游客必須乘坐景區準備的電瓶車、或是租用自行車、或是步行,這樣既有效地控制了車流,解決車輛亂停放問題,又可以減少景區汽車尾氣的排放,有效降低了人為的碳排放。而且,按照旅游景區電瓶車的上座率大概在3成左右,以銀灘一年300萬游客量推算,每次車費10元,一年可增加上千萬元的收入,再加上停車場管理費,僅此兩項收入就相當可觀。不僅提升了景區管理效益,還為銀灘打造5A級景區創造了條件。
三、銀灘發展低碳旅游,需要做好旅游項目規劃,豐富游覽內容,留住游客
在中區規劃中,建議:一是利用海泰別墅群,將其打造成為大眾化旅游消費的集群區,同時把《碧海絲路》作為在該區必看的節目內容,推廣北海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影響力。二是把歷屆國家領導人以及各重要人物到銀灘的相片做成一個展示館,提高游客對銀灘的印象,提升對外宣傳的軟實力。三是打造漁文化史跡陳列館。具體要體現出“三漁”特色:漁業--包括漁船、漁具、作業方式、特色魚種等;漁村--包括建筑、服飾、特色店鋪、民宅等;漁民--包括風俗習慣、生活方式與用具、神話傳說等。把千年漁文化濃縮,使之成為北海民間民俗文化的一個縮影,凸現民俗、民風、民情亮點。四是開設一批文化、藝術名人工作室。匯集牛角雕、貝雕、竹藤編織、書法、美術、攝影等內容,讓游客觀看產品加工制作過程,并可即興購買。五是在海灘公園2號功能島建設VIP浴場,在適當區域建設海上游樂及運動項目和岸上游樂園項目。
四、銀灘發展低碳旅游,需要在建設好大眾游樂區同時,兼顧高端酒店區的發展
在中區的合適區域規劃建設一批高星級度假酒店,這些高星級度假酒店必須應用太陽能熱水系統與建筑一體化技術。北海常年陽光充足,年平均日照數達到2009小時,能充分提供太陽能熱水器所需要的熱能,因此可以發揮太陽能資源優勢,以更低的能耗建設打造“綠色生態高端酒店區”。高端酒店區不僅可以作為一個綠色生態建筑景點供游客游覽,還可以和海灘公園2號功能島的VIP浴場形成配套,為銀灘景區接待高端游客營造良好的基礎條件。
五、銀灘發展低碳旅游,需要重視北海特色旅游商品的開發研究工作
特色旅游紀念品要突出濃郁的北海特色和厚重的人文內涵。如北海貝雕,不僅可以向游客展示藝人高超的技藝,具有極高而獨特的藝術欣賞性,而且其材質是具有靈光寶氣、古代曾用來做貨幣的貝殼,民間認為其可辟邪聚寶,乃鎮宅鎮室之物。貝雕作為旅游紀念品,賣點非常豐富。特色旅游紀念品的開發,可以組織人員精心設計,也可向社會征集開發方案,好中選優,真正篩選出能代表北海歷史文化內涵和濱海特色的有品位的旅游紀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