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關于進一步大力發展縣域工業的建議
第一提案人:鐘東華
承辦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主),合浦縣政府(協),市農業局(協)
提案形式:個人提案
內容:
2016年北海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大力發展縣域工業?!蔽矣X得這一點提得尤其及時,體現了市委市政府的英明決策和高瞻遠矚。近年來,我市沿海地區的工業經濟尤其是三大產業的發展迅猛,再加上市委市政府在產業布局、項目安排、招商引資、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對市區及沿海的工業園區有一定的傾斜,因此相對而言,合浦經濟發展略顯緩慢和滯后。如: 2015年合浦縣GDP為202.15億元,相對于全市2015年實現的地區生產總值892.08億元,其貢獻與自身的區域條件、資源稟賦和人口優勢還不能說太相符。因此推動合浦經濟的做大做強,對市委市政府未來的工作來說將會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同時也將是一個巨大的機遇。因為可以預想:合浦有2380平方公里的土地、103萬的人口,下轄13個鎮、2個鄉,其經濟一旦復蘇,發展勢頭將必不可擋,整個大北海經濟發展的“一盤棋”也必將徹底走活。
因此建議,貫徹“工業強縣”理念,走好“產業帶動發展”路子:
1.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因地制宜地搞好項目引進工作。當前合浦的產業結構為38.9:26.0:35.1,與北海市2015年三次產業結構17:53:30相比,其工業發展相對于整個區域經濟而言明顯處于滯后狀態。其中,重工業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僅為27.22%,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貢獻率僅為11.57%。因此建議在加快產業布局、項目安排、招商引資以及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對合浦工業園區大力支持以及加快推進鐵山東港產業園和粵桂北部灣合作區項目建設的基礎上,考慮在該縣域適度引入農業機械制造產業、海洋裝備制造產業、新型專用船舶修造產業等重大發展項目,逐步形成產業集群,打造成具有標志性的機械裝備制造、海洋裝備制造、船舶修造產業基地,改變合浦工業經濟頭輕腳重的局面。
2.立足現狀放眼未來,加快龍頭企業的培育。引進和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技術改造提升合浦縣飼料加工、酒精制造、水產品加工、皮革鞣制加工、果菜汁及果菜汁飲料制造等五大工業傳統優勢產業;依托廣西中糧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等8家骨干企業擴大生產總量,鼓勵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全面提升企業產品的品質和知名度,盡快形成能面向東盟市場打得開、叫得響的品牌。
3.突出農副產品深加工,實現農產品鏈式發展。發揮合浦農業大縣優勢,引入國內資本雄厚、技術過硬的農副產品加工、銷售等龍頭企業,采用“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大力發展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產業,拉長產業鏈條,實現農產品鏈式發展。
版權所有 (C) 北海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桂ICP備06006473號
桂公網安備 450502020000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