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下午,政協第十屆北海市委員會第四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表彰市政協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工作,12名委員圍繞重大產業發展、征地拆遷、城市管理、港口建設和南珠產業振興等問題,上臺作口頭發言。
市委書記王乃學,市委副書記、市長蔡錦軍,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彭鳴達,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毛艷瓊到會聽取發言。
市政協主席李蔚,副主席葉山、楊志遠、謝小麟、歐余軍、石昆、陳紅、吳絢、黃忠東,秘書長李賢在主席臺就座。
市政協十屆四次會議應出席政協委員268名,實到238名,符合法定人數。
會議首先對市政協十屆三次會議優秀提案、先進組織提案單位、提案先進承辦單位、提案辦理工作組織獎以及2018年度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報送先進單位、先進個人及先進辦理單位進行了表彰。
蔣道明委員代表民進北海市委會發言。他說,我市在扶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方面要認識到配套、技術、政策等方面的不足和限制。建議圍繞龍頭企業業務,重點引進上下游產業和配套企業;多措并舉,主動幫扶企業解決用工缺口問題;加強溝通協調,破解航線歸集難題;加強服務,幫助企業應對困難,努力改進政府服務和完善相關政策,創造更加寬松優越的發展環境,讓龍頭企業“坐上席”,受尊敬、
得方便、享實惠,成為北海經濟發展的“領頭雁”。
韓傳福委員發言。建議重視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加強規劃,統籌布局;整合資源,加快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實施品牌戰略,培育一批現代農業龍頭企業;進一步優化服務,提高農業園區科學管理水平,高質量高水平推進合浦現代農業園區建設。
潘娟委員代表農工黨北海市委會發言。建議加快健康北海建設,加快推進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提高重大疾病防控和衛生應急能力;切實推動健康扶貧精準化;多措并舉加快推進健康產業集聚發展,讓健康服務業成為北海新的經濟增長點。
林炳康委員發言。建議實實在在做好征地搬遷工作,制定統一標準,規范村改方案;集中規劃統籌,堅持安置至上;完善保障體系,落實以人民為中心;加強政策宣傳,實行輿論先導,真正做到和諧搬遷、幸福安置。
黃瑞河委員代表民盟北海市委會發言。建議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把目前城市管護存在的問題解決好,建立健全市政設施日常管護機制體制;提升城市環境衛生水平;持續整治道路交通秩序;推動城市管護向市場化方向轉變;加快城市數字化平臺建設;廣泛開展城市文明主題宣傳教育活動,不斷提升城市的美譽感。
包賢超委員代表北海市歸國華僑聯合會發言。建議打造“珠城花?!背鞘酗L貌,圍繞生態發展新理念,按照“擴綠增花添彩”的工作思路,編制《北海市區“珠城花?!背鞘酗L貌建設規劃》,建設一園一品特色公園,抓好城市道路綠化、彩化,結合元旦、春節、“五一”、“國慶”等重要節慶活動,在公園、廣場等場所舉辦不同主題的花卉展覽,進一步提升城市綠化的藝術性和觀賞性。
曾作琴委員代表民革北海市委會發言。建議出臺扶持民宿發展專項政策,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北海民宿品牌,突出地方人文特色,加快民宿人才培養,促進民宿產業健康發展。
馮衛委員代表經濟界發言。建議盡快恢復北海至香港外貿航線,啟動建設鐵山港集裝箱專用碼頭,促進北海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
張蘭委員代表致公黨北海市委會發言。建議盡快建立南珠全產業鏈標準化體系,用高標準引領高質量,營造良好的南珠產業發展環境。把南珠產業標準化工作納入北海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政府質量工作考核范圍。標準化主管部門要加強南珠產業標準制(修)訂的立項評估、實施驗證、實施后的信息反饋和評估工作,提高標準化工作效率。充分利用國家海洋四所落戶北海的有利條件,開展馬氏珠母貝的種質保護和提純復壯工作。推廣建立各級南珠標準化示范基地,擴大南珠產業標準化應用范圍。
梁雪梅委員發言。建議開發城區旅游資源,傳承開發北海傳統工藝、民俗節慶文化等,打造“沙脊文化巷”“海絲古跡游”“北海民俗舞臺”“北海特色旅游月”“美食DIY食堂”和“北海風味小食街”等,強化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擴大北海文化影響力。
李春貴委員發言。建議破解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加快完善融資擔保體系,著重培育一批管理規范的融資擔保機構,作為服務中小企業的主力軍。完善、細化中小企業信貸擔保制度,切實發揮政府對中小企業的資金扶持功能,努力做到政府精準幫扶、金融機構安心放貸、中小企業順利獲貸。
岑衛霞委員發言。建議針對北海水產加工業面臨的六大難題,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解決技能人才短缺難題,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幫助水產企業渡過難關,發展壯大。
會上,還有53名委員作了書面發言。委員們圍繞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向海經濟、加強城市公共租賃管理、促進水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發展、強化濱海濕地保護、優化營商環境、培育北海文化品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改善城市環境、密切對外文化交流、加快海洋科技創新等事關北海發展的重點問題,建真言、謀良策、出實招,充分體現了政協委員助力北海高質量發展的使命感和關注民生改善的社會責任感。
版權所有 (C) 北海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桂ICP備06006473號
桂公網安備 450502020000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