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北海市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報告過去五年工作,提出今后工作建議,請予審議。
一、過去五年:圍繞北海高質量發展凝心聚力擔當作為
?。ㄒ唬┢鞄悯r明講政治,牢牢把握政協工作正確方向
一是強化創新理論武裝,夯實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引導委員,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豐富學習載體,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最新重要講話精神,筑牢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根基。創新學習制度,推動實現以黨員領導干部為重點的理論學習全覆蓋。
二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落實政協黨建“兩個全覆蓋”。建立黨委決策通報制度,及時傳達貫徹市委的部署要求。健全向市委請示報告制度,定期向市委匯報政協工作,及時向市委請示報告政協重大活動。認真組織實施市委審定的市政協年度協商計劃。政協全會期間成立臨時黨委和臨時黨支部,創建7個專門委員會功能型黨支部,實行黨員委員“1+1”或“1+N”方式聯系黨外委員,推進專委會黨建工作與委員履職有機結合。
三是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匯聚合力。完善凝聚共識工作機制,整體推進政協機關干部、政協委員、政協參加單位和外事聯誼民族宗教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引領工作。強化學習凝聚政治共識,建立市政協與市委統戰部聯合舉辦學習座談會制度,引導各民主黨派、各界委員增強制度自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加強協商凝聚發展共識,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廣泛匯聚促進各項工作落實、推動北海高質量發展的共識合力。積極面向社會傳播共識,鼓勵委員立足界別傳播共識,團結帶動各界群眾聽黨話、跟黨走。班子成員帶頭并帶動委員深入鄉村、社區和企業,宣講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凝聚思想共識、促進和諧穩定。
?。ǘ┩耐袚斪鳛?,服務中心大局取得新成效
一是聚焦重點工作建言資政有成效。五年來開展調研協商、視察考察、專項監督共91個議題并形成專題報告,提出意見建議1620多條。市黨政領導對各類報告閱示批示46次,許多建議得到采納,有效助推向海經濟發展等重點工作貫徹落實。
二是主動參與招商引資有成效。組織委員直接或參與引進億元以上項目達37個,其中百億元以上項目7個,總投資2782億元。班子成員多次帶隊赴廣東、上海、河北、山東等地開展招商。2021年4月,全區政協系統“引企入桂 委員行動”工作推進會在北海召開。
三是推動項目建設和南珠產業振興有成效。按照市委統一安排,政協委員勇于擔當,積極參與重大項目征地搬遷工作。其中,政協班子成員4人先后擔任全市重大項目征地搬遷工作組組長。抓好重大項目落地攻堅行動督查督導,今年以來市政協主席負責79個重大項目督導工作,堅持深入項目一線做好協調服務。2017年4月開始,時任市政協主席李蔚擔任市振興南珠產業領導小組組長和辦公室主任,竭智盡力推動南珠產業恢復性發展,階段性振興目標如期實現。
四是助推優化營商環境有成效。開展大力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等專題調研協商,建言助推政務環境、法治環境、人文環境等不斷優化。發揮民主監督作用,組織委員參與各行各業監督評議活動,促進部門改進作風、提升服務水平。召開民營企業家委員座談會,班子成員深入聯系的非公企業調研,反映或協調解決企業實際困難和問題。
五是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有成效。委員們直接或參與發動捐款捐物支持抗疫折合人民幣1200多萬元。班子成員帶隊調研社區疫情防控,深入民營企業指導防疫工作,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組織委員專題視察北海公共衛生防疫體系建設情況,編報35期疫情專題信息,被全國政協采用5期。
?。ㄈ┓杖罕娐穆殲槊?,助推民生改善作出新貢獻
一是圍繞事關民生議題調研議政,貢獻政協智慧。聚焦發展高質量教育、高水平醫療和強力推進“惠民工程”,開展專題調研視察,協商議政、民主監督,提出意見建議,助力政府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提升群眾滿意度、幸福感。
二是聚焦脫貧攻堅獻計出力,展現政協作為。深入貧困村開展調研視察,提出意見建議。班子成員帶隊到聯系貧困村督導脫貧攻堅工作,協調各方面資金幫助所聯系貧困村完善基礎設施、發展扶貧產業。動員委員立足崗位,通過建言獻策、出錢出力參與脫貧攻堅。
三是關注民情及時反映百姓呼聲,彰顯政協情懷。建立健全信息轉辦制度,積極推動政協社情民意信息辦理納入全市解決老百姓“三事”行動。2018年以來向相關部門轉送信息791條,有528條信息建議得到采納落實,促進了一批民生問題的解決。
?。ㄋ模﹦撔滦问阶⒅貙嵭?,政協協商民主工作實現新突破
一是打造“五步微協商”品牌,推動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探索建設“珠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建立委員聯系基層協商工作站,推進協商民主進社區、進鄉村、進企業。以社區“五步微協商”為載體,搭建委員、群眾、專家、部門等廣泛參與的協商平臺,聽取民情、反映民意促協商,幫助老百姓打通解決問題的“最后一公里”,把矛盾解決在基層,把糾紛消化在基層。
二是搭建“1+N”協商平臺,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建立“海納百川齊協商、凝聚共識同奮進”總平臺,下設專題議政、專題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提案辦理協商、社情民意協商、基層治理協商、多黨合作協商等N個分平臺,通過會議協商、現場協商、微協商、云協商等方式,開展協商活動。
三是積極參與立法協商,促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將立法協商納入政協協商內容,先后就《北海市沿海沙灘保護條例(草案)》《北海市潿洲島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草案)》等10部地方性法律法規,召開立法協商會。
?。ㄎ澹┩怀鎏厣蛟炝咙c,政協經常性工作開創新局面
一是“一委一品”“一委多品”特色工作品牌初步形成。提案委建立了住市自治區政協委員提案提質增效工作機制,經建委開展招商引資委員行動,教科委與北海高新區共建“政協委員之家”,社法委與海角街道辦事處共建“多元解紛委員工作站”,聯合市司法局等5個單位成立“醫患糾紛多元調解委員工作室”,文史學習委與縣區政協共建“書香政協”活動室和“書香政協”之“三講活動”,外聯民宗委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機關工作,農業和農村委實施助推鄉村振興委員行動。
二是提案實現從追求數量向注重質量的轉變。完善提案工作機制,創新開展提案辦理第三方民主評議,嚴把提案質量關,五年來不立案率逐年提高。
三是政協大會發言質量不斷提高。出臺實施《北海市政協全體會議和常委會議優秀大會發言評選辦法(試行)》,在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上評選優秀委員大會發言和優秀部門回應發言,在全體會議上評選優秀委員大會發言。
四是政協信息數量和質量全面提升。建立信息收集分類、編輯提煉、報送轉送、反饋通報、激勵表彰工作機制,實行“六個一”目標管理,確保信息工作高效運行。2019年和2020年自治區政協采用的信息數量在全區設區市政協中排名第一。
五是調查研究和建言資政更加脫虛向實。把作風之實和履職之能結合起來,引導委員做到“三實”:作風實、調查實、建議實。改進調研方法,倡導邊調研邊協商解決問題。
六是政協宣傳工作更加有聲有色。聚焦委員履職,成立宣傳工作團隊,與北海日報社聯合開展“我與人民政協”專題征文,在北海廣播電視臺推出“政協委員話履職”專訪節目。在《北海日報》、北海廣播電視臺開設《政協委員風采》等3個新聞專欄。
七是政協文史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作用進一步發揮。編輯出版《南珠·天下第一珠》等3本文史圖書。2019年6月19日建成北海市政協文史館并免費向公眾開放。
八是政協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不斷深化。首次在《北海日報》開辟政協理論研究專版,每年召開政協理論研討會。積極參與全市“1+6”特色新型智庫建設,探索建設政協應用型智庫。
?。┕瘫緩娀ぐl活力,政協自身建設得到新加強
一是破解“兩個薄弱”難題,干部隊伍干事動力更充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支持政協工作,在機構設置、編制人員、干部職級待遇等方面給予傾斜,極大激發了干部隊伍干事激情。
二是創新履職服務管理,委員責任擔當意識更強烈。打好委員服務管理組合拳,為委員履職創造條件、提供服務。創新開展“三走三調提質增效”活動,爭取社會各界廣泛支持,調動委員履職積極性。創新委員學習培訓方式,強化委員履職管理,出臺委員履職量化考評辦法等制度,規范履職,表揚先進,激勵后進。
三是大力完善制度機制,政協履職程序更規范。協助市委起草并出臺關于加強新時代人民政協黨的建設工作等3個實施辦法,組織制定修訂并出臺實施35項規章制度。
四是加強團結合作,各黨派團體在政協發揮作用更積極。加強與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合作共事,大力支持他們議政建言,為推動北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出真知灼見,許多意見建議得到采納落實。
五是加強工作交流互鑒,政協系統整體效能更明顯。加強縱向交流,做好全國和自治區政協到北海開展調研視察、提案督辦等活動的接待服務;班子成員帶隊到自治區政協主動匯報工作、爭取指導;深入縣區政協調研指導,每年召開縣區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主席座談會,各專委會與縣區政協開展聯合調研視察。搞好橫向聯系,2018年至今,與欽州和防城港兩市政協聯合,輪流召開廣西沿海三市政協合作協商會;加強與港澳委員互動交流,引導他們愛國愛港愛澳;接待好到北海的政協考察團,宣傳北海,助力開放。
回首過去五年,既收獲了豐碩履職成果,也積累了有益經驗。一是必須堅持黨對政協工作的領導。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確保人民政協事業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前進。二是必須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只有把政協工作放到全市的工作大局去謀劃和推進,才能確保政協履職與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同頻共振、同向發力。三是必須堅持務實創新、提質增效。只有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政協工作,才能不斷增強政協事業的生機活力。四是必須堅持發揮委員主體作用。只有重視發揮委員主體作用,才能提升政協履職實效。
二、未來五年:聚焦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境界履職盡責獻計出力
?。ㄒ唬┥罨碚搶W習,強化政治引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持續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牢記初心,擔當使命。深入學習貫徹北海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的決策部署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實大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上來。堅持完善理論學習制度,豐富學習載體,推動理論學習全覆蓋。堅持與市委統戰部聯合召開統一戰線學習座談會制度,夯實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ǘ┚劢怪行娜蝿?,助力市委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堅決服從市委安排,積極參與中心工作。市政協主席、副主席要率先垂范,繼續抓好負責的全市重大項目落地攻堅行動督查督導工作和重大項目征地搬遷工作,全力推動高德古鎮、海絲首港等重大文旅項目建設,帶動委員積極參與相關工作,主動開展招商引資,助推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積極建言資政。一是聚焦加快工業振興步伐,深入調研議政,服務企業發展,助推建成全球最大的三大產品生產基地。二是聚焦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引企入桂 委員行動”與“鄉村振興 委員行動”有效銜接,努力在農旅項目引進、科技興農、特色產業發展上實現新作為,在加快南珠振興步伐和建成全國羅漢松種植之都中作出新努力。三是聚焦大力發展以新經濟為主導的第三產業、繁榮發展濱海特色旅游等任務,深入協商集中議政,強化監督助推落實。四是聚焦城市建設管理,動員委員積極建言獻策、廣泛凝心聚力,帶頭并帶動界別群眾、身邊群眾,大力支持、積極參與北海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五是聚焦高水平建設“文化北?!?,全力做好北海水彩畫進京展覽籌備工作,助力打造北海文化名片,以畫講好北海故事。六是聚焦大力發展一流的基礎教育、醫療衛生和民生事業,積極反映社情民意,助推民生問題解決。七是聚焦加強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發揮協商監督作用,更好地把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ㄈ┥罨瘏f商實踐,提升專門協商機構制度效能。一是推進協商服務項目建設。聚焦重大項目建設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運用常委會議專題議政、專題協商等形式,深入調研,邊調研邊協商解決具體問題,助推項目加快建設投產。針對征地搬遷工作中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運用對口協商、界別協商等形式,組織相關部門和界別委員,開展現場協商、座談協商,增進共識,推動工作。二是推進協商解決民生問題。運用提案辦理協商、反映社情民意協商等形式,將群眾的合理意愿和訴求及時反映給有關部門,推動解決群眾難題。三是推進協商服務基層治理。加快建設“珠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深入打造“微協商”工作品牌,充分發揮“多元解紛委員工作站”等協商平臺作用,把協商會議開到基層一線、開到群眾當中,幫助基層化解矛盾糾紛,助力基層社會治理。
?。ㄋ模V泛凝聚共識,匯聚發展力量。一是堅持黨委決策通報制度,幫助委員及時準確把握市委、市政府的重大部署要求,增進理解和認同,凝聚干事創業思想共識。二是建立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制度,緊扣年度調研協商議題,邀請相關部門通報北海改革發展和群眾關切的熱點難點問題情況,幫助委員加深對市情社情的了解認識,知情協商,消除誤解,增進共識。三是完善調研視察工作機制,把凝聚共識融入視察考察、調查研究、協商議政、民主監督各項活動,把履職的過程轉化為委員感受北海發展新成就、形成新共識的過程。四是建立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引導委員主動聯系服務界別群眾,宣傳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宣傳北海改革發展成就,了解界別群眾思想狀況,反映界別群眾訴求,在群眾中傳播共識,團結各界人士共同致力北海發展。五是創新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港澳委員履職方式方法,通過云溝通、云會議、云協商等方式,引導港澳委員帶頭愛國愛港愛澳,發揮雙重積極作用,助力北海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ㄎ澹┨岣呗穆氋|量,增強政協工作活力。一是以提高調查研究質量為重點,全面推進各項履職工作脫虛向實。開展調研視察、協商議政、民主監督活動,不僅要把問題找準、把建議提實,而且要把能協商解決的問題落實好。二是全面增強委員履職本領,著力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調查研究能力、聯系群眾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做到建言建在需要時、議政議到點子上、監督監在關鍵處。三是加強與委員所在單位的交流互動,深入開展“三走三調提質增效”活動,廣泛聽取意見建議,爭取各單位對委員履職工作的大力支持。四是以委員為基礎,加快建設具有政協特色的應用型智庫,組織智庫專家對一些具有長期性、戰略性、基礎性重大問題進行研究,為高質量建言資政提供智力支持。
?。┘訌妰芍ш犖榻ㄔO,推進政協事業創新發展。一是強化政協黨建引領。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持續推進政協黨建工作“兩個全覆蓋”,推動專委會黨建工作與委員履職深度融合。二是強化政協宣傳思想工作。筑牢獨具政協特色的宣傳主陣地,發揮好新媒體作用,講好委員履職故事,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政協工作的濃厚氛圍。三是強化政協委員責任擔當。制定市政協委員行為規范,抓好委員學習培訓,幫助委員準確把握政協職能作用,掌握履職方式方法,明確工作職責任務,做到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加強委員作風建設,引導委員以務實扎實作風有效履行職責,堅持做到作風實、調查實、建議實。強化委員履職服務管理,堅持實行履職量化考評。四是強化政協機關建設。健全機關工作制度,規范服務內容,優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水平,為政協履職提供有力保障。五是深化政協工作上下聯動。加強向上級政協的工作匯報和對縣區政協的聯系指導,形成合力,共同推動新時代人民政協事業創新發展。
版權所有 (C) 北海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桂ICP備06006473號
桂公網安備 450502020000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