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公安機關著力建設智能執法監督平臺
我市公安機關著力建設智能執法監督平臺
機制改革有成效 公安執法更規范
北海市公安局執法監督管理系統的日常使用。 裴福庭 攝
今年以來,市公安局著力建設運行智能執法監督平臺,實現執法全流程閉環管控、執法問題智能治理、執法態勢實時分析、執法主體精準畫像,逐步構建起智能嚴密的執法監督管理體系,助推執法監督管理機制改革取得積極成效。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今年1至8月,全市公安機關按照教育整頓工作部署,通過平臺累計篩選比對案件萬余起,及時對六類重點案件中具備整改條件的問題進行整改;案件受案率達到100%,按期受案率、立案率進入全區前兩名。
平臺以公安執法流程為主脈絡,緊緊圍繞“警情、案件、財物、場所、卷宗、音視頻”六大執法核心要素,將接處警、受立案、調查處理和執行四大執法環節納入全覆蓋監督,開發了88個主要執法辦案環節提醒和監督點,推動執法管理從事后到事中、事前,從抽檢到普查“兩大轉變”,實現對整個執法活動全要素全流程可回溯的數字化管控。
鞏固教育整頓成果是該平臺建設的重要目標,整頓中發現的立而不偵、保而不偵、應撤案未撤案等八類頑瘴痼疾全面納入平臺系統監督,將教育整頓融入日常管理,為建立教育整頓長效機制插上“智慧翅膀”。
精準篩查、靶向治療各類執法隱患,防止“小病”久拖成“重患”是智能執法監督平臺建設的根本遵循。根據教育整頓活動發現的重點案件、重點環節和重點問題,平臺優化問題預警、問題監督模塊,新增“立案后超過3個月未采取任何偵查措施”等10多個執法隱患篩查點,提升了隱患發現的精準度和及時性。
對于執法問題,平臺聯動兩級執法辦案管理中心,構建“發現—下發—反饋—確認”閉環管理體系,將問題數據通過辦案系統、內部即時通信直接推送到辦案民警、基層所隊領導和法制監督部門,并在系統設立辦案民警反饋、法制部門審核環節,對未按要求反饋的問題設置自動提醒,實現了執法問題預警、報錯、反饋、整改全鏈條監督。教育整頓“回頭看”活動開展以來,平臺累計預警提示執法問題8千余條,執法辦案規范程度進一步提升。
對于最容易發生執法問題的風險點,系統搭建了執法研判預警投屏模塊,進行研判分析和預警。平臺“一張圖”式動態投屏顯示本年度/季度/月行政案件受理數、行政處罰人數、刑事立案數等執法數據,實時掌握執法數據動態,了解基層的執法狀況。對執法辦案全鏈條88個監督點進行預警問題統計、監督問題分析和排名、問題案件類型統計、涉案財物監督統計,自動生成執法狀況白皮書。
結合民警積分量化考核管理機制,平臺搭建了執法檔案模塊,對全市執法民警、執法單位精準畫像,為領導決策和隊伍管理提供重要參考。
針對執法民警,以處警數量、主辦案件業績、辦案質量為主要評價指標,從被預警案件數、問題監督數、問題整改率等維度為民警執法辦案畫像,把那些“不肯辦案、不會辦案又不肯學習”的民警找出來,作為隊伍管理特別是教育整頓的重點對象,對癥下藥。同時區分不同民警執法中常犯常錯的突出問題,定制個性化培訓菜單,因人施教。
針對執法單位,以案件數量和質量兩項內容為主要評估指標,定期生成《執法白皮書》,依據數據變化規律和趨勢,查找工作堵點、痛點,進而有的放矢抓好整改、精準發力解決問題。(記者 何美)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